近日,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等多部门联合印发通知,在全省实施水稻和玉米种植完全成本保险,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开展种植收入保险。这意味着,两大政策性保险全面扩容,从保物化成本进入保完全成本阶段。
农业属弱质行业,面临着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高温热害、寒潮冻害、雨涝渍害等极端天气频发,进一步增加其不确定性。农业保险在分散农业生产经营风险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早在2006年,福建便启动农业保险试点工作,首推森林火灾保险、水稻种植保险、农村住房保险等基础险种,通过各级财政保费补贴,为农业生产经营者提供风险保障。经过近20年发展,福建农业保险已形成了包含数十个险种的多元化产品体系。
经过多年市场教育,农民风险意识逐步提高,保险参与面不断扩大。但农业保险落地过程中,也面临着广度有余、深度不足的问题。
2018年,我国开始在部分粮食主产省份的产粮大县开展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今年起在全国推行。其中,完全成本保险将土地、人工等成本纳入保障范围,保额上限提高至每亩1000元,接近实际生产成本。扣除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投保者每亩仅需承担6元保费。保险扩容,农民自然信心加倍。但要真正做大做强做优农业保险,充分发挥其风险保障功能,还需要更多配套机制创新。
农业生产经营的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保险的高赔付率。加上查勘、定损、理赔等环节流程烦琐,容易引发纠纷,许多保险机构承保积极性不足。因此,有必要发挥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准备金制度、农业保险再保险和共保机制等的作用,完善保险机构与银行、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机制,推动农业保险与信贷、期货等金融工具联动,构建多方参与、风险共担、多层分散的保险体系。
不久前,国内首单“小龙虾高温指数保险+衍生品”产品落地湖北省。该产品的创新之处在于,通过多方联动对冲风险——养殖户可通过购买高温指数保险分散高温天气带来的减产损失,保险机构则能通过购买期货产品转移风险。同时,该产品还引入了对温度偏好相反的西瓜种植企业参与,实现风险对冲。由此,小龙虾养殖户、保险公司、期货公司、西瓜种植企业共同构成逐层风险转移机制。
此外,还应当加快大数据、云计算、遥感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保险领域的利用,提高查勘、定损、理赔等环节的效率与准确性,减少不必要的扯皮纠纷,助力农户及时救灾减损,快速恢复生产。
农业保险是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手段。在有效扩容的基础上,还应当不断创新产品体系,优化业务流程,推动机制创新,更有力护航现代农业发展。
北京辉煌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资王软件)
联系人:李罗飞
服务电话/微信:13938255602
服务QQ:4038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