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咨询热线13938255602

新闻动态

联系我们

农资王软件官网,农资王软件,农资王,农资软件,农资进销存管理软件---农资行业管理软件优秀品牌

手 机:13938255602
邮 箱:403860604@qq.com
电 话:010-62669888
地 址:海淀区上地三街东口中黎科技园3#-C401

宋宝安代表:我国在绿色农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

发布时间:2024-03-08 10:06:01人气: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就绿色农药创新发展、植保立法、化肥农药减量增效以及人才教育、乡村振兴等话题接受记者访问。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 宋宝安

       宋宝安院士关于绿色农药创新发展等话题答记者问。

       农药是现代农业中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武器”,我国农药创制经历了“低效高毒-高效高毒-高效低毒-绿色农药”的发展过程,在农业绿色发展的背景下,绿色农药创新与应用将成为建设农业科技强国、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举措。

       “过去5年,我国农药学科发展迅速,在创新成果、绿色农药新品种创制、科技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介绍,目前,我国在原创性分子靶标的发现与绿色农药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我国引导农药工业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格局正在形成,已成为世界上具有新农药创制能力的国家,涌现出了青岛清原作物科学有限公司等国际上有影响的创新企业。

       尽管我国在农药绿色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发展难题。宋宝安表示,在专利方面,我国在绿色农药创制数量、销售规模上还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5年以来,农药领域研究性论文共221,765篇,中国占据了总发文量的26.59%(位居第一)。专利23,102项,76.82%在中国专利局提交。尽管我国申请专利数量大,但与国外专利相比,还存在国内创制品种的结构的新颖性偏弱,原创性结构偏少(许多化合物结构是在国外专利结构基础上优化),国内专利的保护范围偏窄,且转化率相对较低的差距。此外,我国农药产业尚存在重大品种依存度高等问题。在关键技术体系、农药大数据技术、功能预测方面尚存在技术瓶颈和短板。

       通过分析研究目前我国农药发展现状以及发展难题,宋宝安对于未来绿色农药创新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他认为,未来5~10年,绿色农药创新发展应针对农药创新的特殊性、复杂性、系统交叉性和农药产业重大问题,全面深入与基础生物学相关学科的交叉,提升绿色农药创新研究水平,推动产业发展。其中,研究重点应在以下3个方面:

       第一,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方面。以活体微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为有效成分创制安全高效的生物农药新品种,建立绿色高效、低成本、低污染制造工艺,创制安全高效、环境适应性强、持效期长的生物农药。

       第二,绿色化学农药的创制及产业化技术方面。基于天然产物及化学小分子数据库,发展人工智能和计算机辅助技术设计新型农药分子骨架;基于靶标抗性预测的药物合理设计新方法,降低农药抗性和交互抗性及人畜与非靶标生物的风险,创制高效、环境安全、绿色化学农药新产品。

       第三,在新的生物技术引领方面。以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以及结构生物学为代表的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尤其是以RNA干扰和基因编辑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引领绿色农药的创制;在生物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将高性能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应用于绿色农药创制研究,提高绿色农药创制效率;推进多学科发展,多学科之间的协同与渗透、新技术之间的交叉与集成、不同行业之间的跨界与整合已经成为新一轮绿色农药科技创新浪潮的鲜明特征。

       宋宝安院士就植保立法、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以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等相关话题答记者问。

       记者:您连续多年提出了关于植保立法的相关建议内容,今年在植保立法方面,您带来了哪些新的建议?

       宋宝安:一是加强植物检疫和防治措施。加强对进出口植物及其产品的检疫控制以防止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建立完善的防治措施,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控。二是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通过立法鼓励农民采用可持续的农业实践,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广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和植物资源。三是建立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制定植物品种保护法或类似的法规,保护植物的遗传资源和农作物品种的创新。四是加强对非法种子和非法植物贸易的打击。制定法规,打击非法种子和非法植物贸易,加强市场监管。

       记者: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强化农业防灾减灾救灾。加强病虫和疫病防控。实施动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统筹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对此,您认为,在农药植保方面,可以做哪些工作?

       宋宝安:粮食稳产丰产,需要“天帮忙”,还需要“人努力”。极端气象事件增多,给粮食及农业生产带来不利影响,也对农药植保领域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一是要持续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持续通过推广农艺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免疫诱抗和绿色农药的措施,健全农作物病虫害“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保障农作物健康栽培。二是要积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调查和预测,通过病虫害监测网络、预警系统等手段,及时了解农作物病虫害状况,预测和预警灾害发生可能性,提供及时的防治决策依据。三是要建立抗药性监测与综合治理技术,进行防治病、虫、草害药剂的开发、生物测定和药效试验,研究药剂使用技术和生态效应以及有害生物抗药性监测与灾害治理技术。四是加强农药监管和培训,建立健全农药管理体系,加强对农药销售和使用的监管,提高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农药使用技能和安全意识。

       记者:我国农业绿色发展已经取得一定进展,对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您认为未来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宋宝安:在技术创新方面,要持续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生态农业技术,引入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分析等手段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减少使用量。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要推进农业生产废弃物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把农业资源过高的利用强度缓下来、面源污染加重的趋势降下来,建立健全的监测体系,推行精准施肥、精准防治,避免过量使用造成浪费和环境污染。在标准化、品牌化农业建设方面,要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宋宝安院士对于人才引进和培养问题尤为关心。

       “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不断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多措并举吸引、培养和选拔人才,用心用情用力服务人才,有力推动了人才工作大踏步前进。”宋宝安表示,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相关部门和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贵州大学国家级人才数量不断增加,贵州大学入选国家人才计划人数在部省合建高校中位居前列。

       “目前,贵州高层次人才需求旺盛与本土高校自主培养供给不足的矛盾愈发突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调研,宋宝安发现贵州高校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学科专业领域较为狭窄,规模偏小,难以满足贵州“四新”“四化”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富矿精开”等战略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

       对此,宋宝安建议:聚焦人才引进和培养两个重点,尊重用好现有人才、大力引进急需人才,加大对贵州教育的倾斜支持力度。

       “建议适度增加博士培养高校的数量,支持贵州高校新增理工农学科博士授权点,尤其是博士专业授权类别。在本轮学位点授权审核工作中,支持达到条件的贵州高校新增成为博士培养单位。”宋宝安表示,通过此举措能够进一步优化贵州高等教育结构,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增加贵州高校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快速提高贵州高校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数量,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我主要聚焦在进一步加大对贵州的倾斜支持力度,特别是对东部地区高校优秀人才到贵州高校工作及申报人才计划的支持,鼓励更多优秀人才献身中西部等地区高等教育事业,进一步改变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发展中存在的区域不平衡问题,为中西部等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宋宝安说。

       宋宝安院士: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优化高等学校学科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作为西部省区的“双一流”高校,在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优化学科设置、培养急需人才方面肩负着光荣使命,“我们始终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一体推进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人才培养联动发展,高标准服务贵州全省的高质量发展”。

       宋宝安说,贵州大学着力从学科专业建设、科技创新、人才会聚和人才培养四方面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实施了“学科倍增提升计划”和世界一流学科“攀登计划”,发挥集群优势提升学科专业整体水平。植物保护学科位列2023软科中国最好学科第二名。2023年,ESI全球前1%学科增至6个;入选“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行榜”学科数增至26个,同比增长44%,入榜数在部省合建高校中名列第4。

       “我们始终坚持‘扎根贵州办大学’,融入和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力量培育。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28项、省部级256项,立项数量保持贵州省第一。获教育部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贵州省科技成果奖23项,其中一等奖获奖率占全省高校的100%。”

       “我们认真贯彻‘破四唯’的人才评价导向,坚持差异化评价和长周期支持机制,大力实施‘价值塑造和人才培养计划’,将创新创业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宋宝安介绍,贵州大学2023年应届本科生继续深造率达38%。在全国第十八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斩获国赛特等奖11个,赛事总积分和各赛道获奖数量均居全国前十。

       宋宝安表示,贵州大学将坚持把握追踪融入世界科技前沿与全面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这两个着力点,持续践行贵州大学作为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领头雁”“排头兵”的使命担当,为建设特色教育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在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中,贵州大学主要有三个发力点。一是聚焦服务贵州发展,调整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和资源配置,深化学科专业供给侧改革,进一步提升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力。二是重点加强植物保护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引领带动作用,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三是紧扣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及‘六大产业基地’‘富矿精开’高层次人才需求,重点打造直接服务贵州发展的理工类学科专业。”宋宝安代表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的作用,就是要让‘一片叶子’也能成为乡村振兴火车头!”宋宝安院士表示,乡村振兴说到底要靠产业来支撑,而科研正如产业之翼,能让致富之鸟飞得更高更远。

       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像贵州这种高海拔、低纬度、多云雾的地方,可以保持较为适宜的温度,能出好茶。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宋宝安的带领下,贵州大学绿色农药与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团队坚持生态为根、农艺为本、生防为先的理念,十年磨一剑,构建起了适应贵州山地高效农业及茶产区需求的绿色防控技术体系。

       夙兴夜寐,潜心科研,团队将论文写在黔贵大地上,集成了生态调控技术、生物防治技术、农艺防控技术、茶园清洁技术。同时,针对贵州倒春寒气候,研究创新了氨基寡糖素为主体的“免疫诱抗”技术,提出“以虫治虫”的防治措施,并在全省43个重点产茶县进行广泛推广与示范。

       “最值得高兴的是,我们还将‘田间学校’的模式带向了基层,每县一所,手把手教农民干,做给农民看,帮农民赚,让每一位茶农都能亲身体验并掌握这些前沿技术。同时,我们的绿色防控技术还在海南五指山、湖南湘西、福建武夷山等地推广应用,让‘干净茶’成为了中国茶最靓丽的名片。”宋宝安介绍,此外,贵州大学还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博士村长计划”,让教师携同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深入一线,共同服务于“三农”事业和乡村振兴战略。

       数据显示,贵州茶园面积从2014年的524万亩扩展至2023年的逾700万亩,稳居全国前列;全省茶产业综合产值同期也由270亿元跃至630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宋宝安表示,以绿色为底色,贵州正从茶产业大省阔步迈向茶产业强省。
 

北京辉煌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资王软件)
联系人:李罗飞
服务电话/微信:13938255602
服务QQ:403860604

1393825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