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主持,信息发布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处长郭永旺主持。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总农艺师王积军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药药械处处长郭永旺
农药登记助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作了题为“农药登记助力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农药产业优势和产业结构,介绍了我国农药管理支撑体系,并对未来我国农药管理工作进行了展望。
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所长黄修柱
近10年来,我国农药使用量持续下降。2022年,全国农药使用折百量为24.53万吨,使用的商品量为78.32万吨。近年来,我国农药利用率逐年上升,2020年,我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作物的农药利用率为40.6%。
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登记的农药有效成分为762个。2015年以来,我国新增登记有效成分170个。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国农药登记总数(不包括仅限出口)为44,811个。其中,原药约4,500个,约占10%。登记产品中,杀虫剂19,188个,杀菌剂11,495个,除草剂12,163个,植物生长调节剂1,449个。
从剂型来看,2022年,我国新增剂型数量依次为:悬浮剂138个、可溶液剂61个、可分散油悬浮剂41个;而乳油、可湿性粉剂在当年新增产品的占比呈下滑态势。从毒性上看,我国登记的产品中,微毒和低毒产品占比超过85%。高毒、剧毒产品共涉及6个有效成分,其中4个有效成分即将禁用,未来也将加快淘汰另外两个有效成分磷化铝和氯化苦。
据黄修柱所长介绍,我国农药法规体系、标准体系非常健全。2017年新的《农药管理条例》出台,随之农业农村部出台了5个配套规章,并发布了一系列公告,也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尤其是用于评价的试验方法。我国的农药评价体系中引入了风险评估制度,目前开展的有膳食风险评估、抗性风险评估、环境风险评估和健康风险评估,而且评估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我国的农药管理体系和管理水平逐步向发达国家看齐,下一步是要同步。
黄修柱所长说,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根据市场需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优化登记流程,提高登记效率。包括:优化评审流程、规范评审行为、提升服务水平、严格监督管理。
黄修柱所长提醒大家,在创制新化合物时,除了关注活性外,一定要关注产品的安全性。
2024年我国农药市场总量稳定,结构有变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刘万才作了题为“2023—2024年度全国植保植检技术进展与展望”的报告。刘万才处长介绍了近年来植保植检工作在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智能化监测、绿色防控、植保机械化进程等多个方面取得的主要技术进展,发布了2024年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及农药需求信息,给出了抗药性病虫草防治用药建议。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病虫害防治处处长刘万才
据全国农作物病虫测报网监测和专家会商分析,预计2024年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粮食作物重大病虫害呈重发态势;预计全国发生面积20.4亿亩次,比2023年和2018—2022年均值分别增加15%、11%;预计对70%以上的粮食作物产区构成威胁。需要重点关注的病虫害包括:小麦“四病一虫”(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茎基腐病、蚜虫),水稻“三虫两病”(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纹枯病、稻瘟病),玉米“四虫两病”(草地贪夜蛾、粘虫、棉铃虫、玉米螟、南方锈病、大斑病),及马铃薯晚疫病、草地螟、蔬菜蓟马、大豆根腐病等。
针对褐飞虱、二化螟、稻纵卷叶螟、麦蚜、豇豆蓟马、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稻田杂草、麦田杂草等抗药性病虫草,刘万才处长提出了防治用药建议,停用、限用一些已产生抗性的药剂。
2024年,农药市场总体呈总量稳、结构变的趋势。预计2024年种植业农药使用量需求与2023年基本持平。
2024年,植保植检工作将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 监测预警重点工作,织牢织密监测预警网络,提升数字化精准监测预警能力。② 强化重大植物疫情防控、种子种苗检疫监管、疫情防控集成示范等植物检疫重点工作。③ 病虫防控重点工作,包括组织开展“虫口夺粮”行动、组织开展“双百遴选”活动等。④ 推广小麦“一喷三防”技术、秋粮“一喷多促”技术等十大病虫害防控技术。⑤ 组织实施植物保护能力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植物保护法》立法进程。
吉林市:打造新型化工城,承接农药等化工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9月召开的东北振兴座谈会上指出,推动东北全面振兴,根基在实体经济,关键在科技创新,方向是产业升级。吉林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全力打造“新型化工城”,主动承接农药等化工产业,全力推进东北振兴与发展。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明作了题为“打造农药产业新高地,擦亮‘新型化工城’金色名片”报告,代表吉林市政府发布承接农药产业的信息。
吉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潘明
近年来,吉林市对农药产业健康发展高度重视,逐年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为企业解决供地、排水、电力、蒸汽等实际问题,营造了支持农药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培育了一批规模较大的农药龙头企业,也吸引了一批发展势头强劲的外域农药企业来吉投资。
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是吉林省首批通过化工园区认定的化工园区,现有符合农药项目落地的加工厂区8处,可用项目用地302公顷,完全满足承接各类农药产业项目落地的用地需求。
园区交通便利,配套齐全。化工园区地处东北亚经济圈、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腹地及吉林市北部工业集中区几何中心,公路、铁路、空运立体交通优势明显。园区“六横两纵”路网成熟定型,“七通一平”配套完备。蒸汽管网30公里,给排水管网188公里,供水能力18万吨/日,污水处理能力7.5万吨/日,供汽能力300吨/时,燃气供应能力1.3亿立方米/年。
农药产业项目享受吉林市各类项目支持政策。在财税政策上,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专项扶持资金,对园区内化工企业给予支持,投资金额大、技术含量高的投资企业实行一厂一策,在土地价格等方面给予特殊鼓励政策。在奖补政策上,针对农药、医药,及现代服务业等主导产业,设立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引导资金。
吉林市对企业来吉考察投资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措施:成立项目服务专班,帮助企业对接属地及相关行业部门,建立企业投资和项目落地“绿色通道”;针对不同项目的投资规模、配套需求、主营产品及企业意愿,建立“轻资产”+盘活的合作模式和“高效率”+征地的合作模式;吉林市政府始终坚持“软环境”建设无止境的宗旨,秉承“保姆式、跑步式、精准式”的服务理念,全力解决企业面临的烦心事,高效推动项目落地。
拜线危®:杀线无忧,更多收益
众所周知,小线虫大危害,线虫隐蔽危害,不易发现,不易识别,防治手段有限,现有方案短板多,难以根除……有报告显示,在世界范围内,线虫危害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1,500亿美元。
拜耳作物在线虫领域开发创新,全新杀线剂拜线危®(400克/升氟吡菌酰胺悬浮剂)于2023年6月隆重上市。此次发布会上,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古越介绍了这款新型杀线虫剂——拜线危®。
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市场部产品经理古越
古越经理介绍说,拜线危®定义了植物病原线虫防治的新标准。其作用机理独特,兼容土壤微生物,通过抑制线虫线粒体呼吸链酶——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而起效,这是第一个通过抑制复合体Ⅱ的杀线剂,代表着杀线剂中一类新的作用机制。
拜线危®杀线谱广,适用作物范围宽,对根结线虫、穿孔线虫、肾型线虫、根腐线虫、半穿刺线虫、孢囊线虫、螺旋线虫、(拟)毛刺线虫等几乎所有常见的植物病原线虫有效,可用于蔬菜(番茄、黄瓜、辣椒、马铃薯等),水果(西瓜、葡萄、香蕉、柑橘等),烟草,姜,花生,水稻,玉米,棉花,甘蔗等。目前,拜线危®在我国番茄、黄瓜、西瓜、香蕉、姜上已取得登记,未来还将在更多作物上登记。
拜线危®活性高,用量低,持效期长。在线虫生命周期中,2龄幼虫是危害根系的主要对象,造成作物严重减产,拜线危®能够有效抑制土壤线虫2龄幼虫的活力。线虫经药剂处理后,虫体成针状、活动力急剧下降,处理后30分钟即初显症状。香蕉穿孔线虫(Radopholus similis)、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受药后活动缓慢,1~2小时瘫痪,而后死亡。
拜线危®具有独特的土壤吸附性,药剂分布于根际土壤层,明显不同于其他杀线剂不能向下移动而留在土壤表层,或和水一起移出根际土壤层的分布特点。拜线危®在土壤中的这种移动分布特点,使其在根际范围内能有效而长时间保护植物根系免于线虫侵染。
拜线危®成分活性高,能够以低剂量的突出优势,有效防治目前普遍发生的植物病原线虫,防治番茄、西瓜根结线虫,移栽时灌根的推荐制剂用药量仅为0.02~0.04毫升/株。此外,拜线危®通过灵活的施药方式,如灌根、沟施、滴灌、冲施、喷淋、闷棚等解决土壤线虫问题。
拜线危®是拜耳在线虫领域的一个创新产品,真正实现绿色、高效防治,对作物安全,对土壤安全,对施药者安全,助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再生农业。
“大生”:传承经典,永续创新
2023年,农产品价格不稳,农化市场低迷,产品错位,企业茫然不知所措。未来,国内农化市场将向更少的生产企业、更少的登记产品、更少的产品数量发展,出现更多的品类品种。产能集中、工艺先进、产品差异化登记或将引领未来市场。
面对未来机会,利民控股集团总裁特别助理邹丰作了题为“持续创新——从‘大生’品牌换新看代森锰锌的未来格局”的报告。从1989年成立,利民控股经历30载筚路蓝缕,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打造集团品牌,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系列,建立战略伙伴协同发展。
利民控股集团总裁特别助理邹丰
邹丰以“大生”为例,分享合作共赢,构建终端品牌新生态。2021年,利民控股收购全球杀菌剂传奇产品“大生”中国区的品牌资产、技术配方、工艺及业务。“大生”品牌的核心是产品的质量(品质和性能等)、客户的利益和服务,是企业生产者给消费者提供的产品特征、性能、利益和服务的一贯性承诺。“大生”品牌植根于田间地头,30年来在农户心目中逐步形成的对其品质、性能、效果与服务始终如一的认同和信赖。
“大生”是中国乃至全球代森锰锌品类的灯塔和领航者,是全球保护性杀菌剂的领导品牌,是中国农化行业深受种植者信赖的经典品牌,也是利民控股及合作伙伴、经销商的荣誉和骄傲。代森锰锌经历半个多世纪的使用,在90多种作物,400多种病害上防效稳定、销售稳定。老产品新标准,利民控股持续创新,建立新的国际标准,确保产品质量的领先性。
为了让“大生”持续服务农户,更好地开发市场,利民控股选择强强联合,构建终端品牌的合作共赢模式。利民控股携手先正达(中国)、苏垦生化,开启“大生”这一传奇品牌的新征程。利民控股将充分发挥“大生”一线品牌产品的配方工艺、生产技术、品质管理等优势,借鉴先正达(中国)、苏垦生化在品牌资产管理、市场渠道与服务方面的先进理念和成熟体系,进行战略合作。经过2年市场探索,“大生”完成了品牌过渡到升级。
人工智能助力数字植保
智慧农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朱旭华作了题为“人工智能在植保测报中的应用”的报告。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朱旭华
智能测报装备不断提升监测和识别技能,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早已渗透进金融、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事关民生的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在数字植保领域,托普云农将人工智能与植物保护相结合,利用图像识别和AI算法,针对测报人员高频率到田间调查测报费人力、效率低且实时性差等难题,研发多款用于提升植保测报工作效率的智能装备,实现通用虫体、微小虫体、病害识别全覆盖,自动识别汇总病虫害数据,科学预测当前区域病虫情发生趋势。
截至目前,托普云农智能虫情测报灯已实现了对国家一类、二类害虫及其他主要农林害虫共119种害虫精准识别。为进一步提高微小虫体的识别测报准确率,托普云农自主研发了针对毫米级趋光性害虫的稻飞虱和蚜虫智能测报系统。
目前围绕农作物病虫害测报和防控需求,托普云农已打造集病虫测报、监测预警、数据分析、绿色防控于一体的数字植保闭环综合解决方案,为农业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信息发布会最后一项议程,郭永旺处长发布下一届中国植保双交会举办地,第38届中国植保双交会将于2024年11月在安徽省合肥市举办。
北京辉煌智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农资王软件)
联系人:李罗飞
服务电话/微信:13938255602
服务QQ:403860604